發布時間:2023-03-26 08:15 文字大?。? [ 大 中 小 ] 瀏覽次數:
本月是無錫崇德樂善“一月一主題”公益活動中的“學習雷鋒榜樣月”,月初,100個志愿服務重點項目集中發布,內容涉及理論宣講、科學普及、文化傳承、垃圾分類、應急救援等方方面面。自2015年起,我市啟動崇德樂善“一月一主題”公益活動,多年來從未間斷,從1月到12月,公益活動月月不斷,志愿服務人人有份。龐大的志愿者隊伍基數和全城“愿為文明代言”的市民基礎,正是無錫有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底氣。
城,所以盛民也;民,乃城之本也。一座文明的城市,必然由全體市民擔綱文明的“主角”。文明城市創建,市民群眾既是最廣大的受益者,更是最重要的參與者、建設者。“我們要通過創新載體和形式,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創建‘朋友圈’,形成‘人人爭當城市主人翁,個個都為創建作貢獻’的濃厚氛圍。”市文明辦負責人表示,深化文明城市創建,要構建起“全域覆蓋、全員參與、全民共治”的格局,繪出群眾共治共享的“同心圓”。
作為率先創成全國文明城市群的城市,無錫在“全域文明”這條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。“無錫12345暨文明城市創建直通車”24小時響應市民訴求,江陰“城市啄木鳥”平臺七年來發展用戶近百萬,“宜興杜鵑鳥隨手拍”公眾問題收集處置工作平臺問題整改通過率達98%……一個個問題收集處置反饋的“掌上”平臺打通了群眾投身文明創建的交互通道,讓市民不管走到哪里都能擔當起“文明使者”的角色。依托市民爆料的“交通違法行為曝光臺”已發布20多期,完成16個交通“堵點”治理,道路通行能力平均提升20%以上。
走好“群眾路線”,是無錫創建文明城市的基礎模式,全員參與則為城市文明提供了無限的力量源泉。多年來,“大愛之城”不斷發展壯大隊伍,我市志愿者總數現已達183萬人。疫情期間,來自全市各地、各行各業的志愿者紛紛化身“逆行者”,在重要交通道口排查來往車輛、在核酸檢測點站崗維持秩序、在小區門口提醒居民佩戴口罩測體溫,全市累計超過100萬人次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,人民群眾的力量給予整個社會戰勝疫情極大信心。
去年,我市啟動網絡文明月,“錫網群心”網上群眾路線工程也同步開啟,融合《網情快報》和“錫民生e網通”“網事悉心辦”“無錫文明啄木鳥”等網上為民辦實事項目,傾聽解決群眾的操心事、煩心事。去年7月,無錫市網絡文明志愿者聯盟成立,其中,僅梁溪區一地就有一支近300人的網絡文明引導志愿者隊伍,一方面關注網絡上的群眾需求,及時回應并將訴求轉至相關部門單位,一方面落實市級閉環管理交辦單,紓解市民“急難愁盼”,以服務促“向善”,營造更加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。
文明城市創建,離不開精細化、系統化管理。我市不僅通過“微改造”“微更新”提升百姓幸福感、獲得感,激發市民積極投身文明創建的意愿,也通過“微自治”“微服務”等實踐,探索建立“網格員+居民自治”機制,構建起全民共治的文明典范城市創建新路徑。
新吳區各街道紛紛開展樓道“微自治”,鼓勵市民擔任自治樓道長。旺莊街道把“電動車上樓”“垃圾不入箱”“高空拋物”等樓棟自治難點納入“微自治”規章制度,新安街道和風社區的網格員和志愿者“化身”宣傳員、巡查員、勸導員、聯絡員、示范員,以“多重身份”投身轄區環境整治行動?;萆絽^洛社鎮秦巷村的村民自治行動“潔美十號”發展為全區上下共建共享的文明創建品牌。各鎮、街道都選擇了不同的“潔美”方式和時間,不僅讓市容市貌在一次次活動中提檔升級,還把衛生觀念和文明意識傳播到每一個角落。
多年來,無錫文明城市創建在做大文明增量的過程中分享文明成果,將文明植根人心。身邊的美好變化成為市民幸福感的“源泉”,他們用自己的愛心與行動,凝聚各種社會資源要素,統籌各方智慧力量,為城市注入源源不斷的文明能量。
來源:無錫日報